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成功扶贫的秘诀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2020年底,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


能够完成2012年提出的全面脱贫的任务,这出乎国内外很多人的预料。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政策扶持,大量资金投入。贫困问题确实得到了大幅解决。但说到彻底消除贫困,很多人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到。


要知道,贫困问题,不仅长期困扰着我国,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老大难。为了消除贫困,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花了很多钱,设计实施了很多方案。无数大大小小的志愿者组织,在贫困国家长期努力,但解决成效却不明显。那些落后国家和地区,仍然深陷在贫困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更耐人寻味的是,某些发达国家的局部地区,甚至也出现了贫困现象。


中国现在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认为实际上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如此,按人均计算,中国在全世界仍然只能算是中游,远远不如很多发达富裕国家。


而且,中国的贫困问题规模很大。贫困人口数以亿计,解决起来特别复杂。人均收入中等,意味着可用于贫困问题的投资,不可能很多。但就是在这些困难复杂的条件之下,中国创造出人类扶贫史的奇迹,在一个十四亿人的大国里,消除了绝对贫困。


中国是怎么做到的?其中有什么秘诀?



关于中国这次惊人的扶贫行动,媒体上有很多报道。可惜的是,这些报道往往沿用传统的“宣传”路数,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理解。《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减贫治理》这本书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实际上,正如书的标题所显示的,这本书本意是想要深入剖析当代中国政治,为此选择了扶贫减贫这个很有价值的角度。这就决定了这本书不是对扶贫做表面化的宣传,而是入木三分的理论分析。


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们就从上面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入手:中国在扶贫中有什么秘诀?


中国的秘诀,说起来也并不“秘”,那就是巨量的资源投入。但是,这种巨量资源投入可不是巨额砸钱那么简单。


我们从一个实际的例子说起。


某偏远贫困山村。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属于重度贫困村。村民中但凡有点儿能力和条件的,都已经搬走。只留下6户13人,基本都是高龄老人。


这种贫困山村,脱贫的唯一办法就是易地搬迁。为此,政府已经在其他地方建好了移居安置小区,做好了各种准备。只要这6户人家同意,马上就可以搬走,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但这6户人家却不愿意搬迁。其中的原因可以理解:他们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他们至少知道怎样生活下去。搬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作为各方面能力都很差的弱势者,面对未知的未来,他们自然有胆怯之心,所以,宁可保持现状,而不愿意搬迁。


政府不能强迫这6户人家搬迁,于是便派出驻村工作队,慢慢做工作,希望能说服这6户人家自愿搬迁。



研究者来到这个山村调查扶贫工作,看到驻村工作队正在给一家人修理房屋——屋顶漏了,下雨时,外面大下雨,屋里下小雨。这家人只有一口人,是个老太太。老太太的丈夫、儿子都已去世,儿媳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弱智的孙子,在县城的特殊学校上学。老太太一个人在家。


老太太的房子漏了。她自己无力维修。驻村工作队听说以后,花钱买来建筑材料,主动帮老太太修房。研究者有些困惑,何必还要花钱修这种房子呢?只要老太太点头同意,立刻就可以搬走。根本没必要花钱修这些注定被废弃的房子啊。


驻村工作队表示,老太太不同意搬迁,只能慢慢说服。而在老太太同意之前,总不能让她住在漏雨的破房子里吧。


修完以后,驻村工作队带研究者来到他们住的地方。这也是个随时会塌的破房子,墙上有大裂缝。原来,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以后,在村民废弃的房子里挑了最好的一间,暂时住下。之所以没修这房子,是因为,完成说服工作以后,他们也就走了,再不回来了。所以,没必要修这房子。


但是,他们却要花钱费力去修老太太的房子。


无论是说服贫困村民异地搬迁,还是帮助村民找到脱贫的办法,靠政府的一纸命令,或者一笔钱,都是不可能的。驻村工作队要用真情实意去和村民打交道,用时间、用耐心、用努力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村民形成类似家人一样的亲密关系,只有这样,村民们才愿意听取驻村工作队的建议。


正是在这种亲密如同家人的关系中,最终,那个老太太和其他5户村民接受了驻村工作队的建议,搬到了移民安置小区。这个贫困山村的脱贫工作顺利完成了。


在前言中,作者说关于驻村工作队这部分内容,会牵动读者的情感。我还不太相信,但读着读着,果然有“泪奔”内容。


还是那个老太太。她搬到移民安置小区以后,有一天,想要去特殊学校看望她那两个弱智的孙子。得知此事以后,驻村工作队的书记开着自家的小汽车,带着老太太去特殊学校。经过长期的驻村工作,很多驻村工作队员和贫困户之间都有了亲情一般的联系。脱贫搬迁以后,他们依然常来常往,就像亲人一样。


研究者目睹了这一幕。书记和老太太来到特殊学校,一起站在教室窗外,慈爱地看着教室里正在学习叠毛巾的弱智孩子。两个人的神情如此相似,都是看向自己家人时才会有的光彩和柔情。他们就是同一家人。


看到这一段,很难被什么感动的我,感动了……



这种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并不是扶贫任务规定的,也不是上级领导要求的,而是驻村工作队真心实意和村民长期交往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人世间最宝贵最美好的情感。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这就是中国扶贫成功的秘诀之一。


一个地区之所以长期贫困,除了自然条件恶劣以外,当地人知识、视野的狭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村干部、村里的能人,往往也有这方面的短板。因此,外来的扶贫者,他们带来的资金、经验、知识、见识,对扶贫来说尤为重要。


国际上,对这种志愿扶贫者的作用,也非常重视,认为要优于政府投资。事实上,出资组建、派出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是国际上主要的扶贫方式之一。


很多人可能以为,中国的扶贫完全是政府项目,其实,类似驻村工作队这样的扶贫工作者,就是国际上的志愿者。这些驻村工作队,虽然很多来自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和扶贫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就是响应政府号召来到贫困地区扶贫的。


当然,参加扶贫工作对他们在本单位的提升、奖励有好处,但这种好处被夸大了。参加驻村工作队的人很多,而任何单位的提拔名额也不会有那么多。大部分人参加扶贫工作,注定不会因此得到提拔。


吸引这些驻村扶贫人员的,和吸引国际上那些志愿者投身扶贫的原因,没有什么不同。在工作中,他们能感受到改变现实的成就感,能感受到被人信任、被人需要的满足感,进而能和被帮助的人建立起真挚的家人般的情感。这方面的心理满足很大很多——远比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想象的,要多得多。


重点在于,中国在扶贫事业中投入的这种“志愿者”数量,相比国际上扶贫志愿者的数量,要多很多很多倍!


201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项目志愿者的人数是1.7万人。美国有一个派往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和平队。1966年,派出的和平队的人数达到顶峰,是多少人呢?1.5万人。


中国派到贫困地区驻村工作队有多少人呢?将近300万人!2020年,还有90多万扶贫者驻扎在乡村。


上百倍的差距,正是中国扶贫成功,也是国际上扶贫进展不大的原因所在。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中国投入扶贫的资金,不是最多的,更不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但是,从真正投入扶贫的资源总量来说,中国无疑是遥遥领先、大大超出的。多到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彻底断了追赶的念头。


如果某个西方国家完成了中国这样的扶贫事业,那么,类似《时代周刊》这样的主流媒体,某一年的年度人物肯定是驻村扶贫工作队这个群体。在世人心目中,他们会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群体。可惜,我国没有这种主流媒体。



说到美国的和平队,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美国人何伟——《江城》一书的作者。我曾经写过评论他的书的文章。在评论时,我的想法是,虽然何伟很认真、很愿意融入中国社会,但他们那种“志愿者”方式,注定和中国社会有难以消除的隔膜。他们不承担当地人必须承担的种种责任。他们在中国的生活不是真实的,说到底是较弱造作的。


看了《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的减贫治理》,我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和平队这种组织虽然鼎鼎大名,也办了很多年,但并没有真正改变什么的原因所在。一方面,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至于影响、改变,就更难了。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投入的资源,很少很少,只是蜻蜓点水级的。何伟和他的同伴,只有两个人。虽然四川涪陵不是大城市,但指望两个人改变这个城市,也未免太过幻想。两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中,命运只能是被好奇被围观。投入这么一点点资源,与其说是要改变世界,不如说只是想感动自己。


真想改天换地,消灭贫穷,就要实实在在地投入巨量资源。中国投入了数以百万的“志愿者”,同时还要在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之下,才得以战胜贫困。这是实实在在改变世界的唯一方式——世界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从这个角度回望新中国的历史,你会意识到,无论是打败国民党政府,还是成功实现了工业化,新中国都没有取巧抄近,而是老老实实地动员起巨量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堂堂正正地、坚定不移地建设新社会。扶贫事业的伟大成功,其实是这个一以贯之的能力的再一次发挥。


在这其中,包含着一个更重要的道理。关于这个道理,下篇文章接着说。



周鑫宇:《中国政治的细节——一个县的的减贫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



-- 未完待续 --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大禹是人还是虫?
从30多年前的一次“小作文”事件说起
到底是否应该反垄断
官场秘笈一则
笨办法就是好办法
为什么要开那么多会议?
为什么会层层加码?
中国基层政治内幕——读《县乡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
新十大关系 · 总结

新十大关系

工业化难在何处

一代人的青春和热血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