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论文回顾之专题二:青年就业创业

当代青年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2024-09-04


青年就业创业


01

使用互联网会激发青年的创业意愿吗?

——基于 2019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


吕明阳   张益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9 年数据的计量回归分析,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影响青年的创业意愿且具有异质性效应。使用互联网对高学历青年或东部和城镇青年的创业意愿产生更强烈的激励效应。使用互联网进行娱乐活动显著降低青年的创业意愿,进行社交和学习活动则显著提升青年的创业意愿。社会资本积累在互联网使用与青年创业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2


基于冰山模型的乡村产业带头人素质研究


孙悦民   荆慧   张明


发展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乡村产业带头人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和支撑。文章梳理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的素质和胜任力研究文献,提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概念,基于冰山模型构建带头人素质的静态结构与动态模型,并结合典型实践案例,从知识素养、能力技能、精神品质和意识思维等四个维度形成带头人的素质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培育带头人的方向和途径。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03


乡村社会企业家和双重“经纪人”:

致富带头人的角色冲突及调适策略

——以广西 Y 村为例


邓国彬   张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青年为主力的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逐渐成为全面振兴乡村的关键力量,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的重要主体。结合广西 Y 村的乡村发展实践,研究发现,致富带头人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主要扮演着乡村社会企业家和双重“经纪人”两类角色。作为乡村社会企业家,致富带头人既要面对市场承担发展乡村产业的经济责任,又要基于互惠原则履行带动农户发展的社会使命;作为双重“经纪人”,需要承接来自政府和农户的双重期望。然而在其角色扮演过程中,还存在因致富带头人发展乡村产业的自主规划与乡镇政府统筹规划存在矛盾而引发的角色间冲突,以及道德自觉弱化和“政府代理人”显现的两类角色内冲突。因此,需要从社会和个体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缓解致富带头人的角色冲突,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04


嵌入式经营 :

“新农人”农业创业的经营困境与调适机制


刘腾龙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下乡青年”和“返乡青年”走上规模农业的创业之路,被称为“新农人”。由于乡土社会的特殊性,新农人脱嵌于小农的家庭生计逻辑、农民的地方传统观念和村庄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土地流转、雇工、劳动监督和农业公共设施使用等多重经营性困境。新农人需要从结构、认知、文化和政治等多重维度嵌入村庄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伦理之中,“嵌入式经营”构成新农人经营成功的先决条件。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05


“被围困”:返乡青年的创业困境及其原因


董怡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不少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年选择返乡开设工厂。返乡青年正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基于对山东、河南七个乡镇返乡青年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是青年顺应产业转移趋势、基于回归家庭与维持生计相结合的微观主体动因作出的选择。但他们的经营实践面临双重困境,具体表现为乡村工人的强流动性特征限制工厂发展,青年自身能动性有限使其难以从困境中突围。以政治经济学四大关键问题为突破口探究困境成因,乡村工人具有“退出成本低”的结构性力量,对其控制力弱是青年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深层原因则在于转移产业与乡村的结构性矛盾。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引导返乡青年摆脱困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创业与发展。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3期

06


内卷化与去内卷化:

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


牛天


文章以主副职业不相关的斜杠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卷化理论和田野调查方法阐释斜杠青年的工作困境及出路。研究发现:一方面,斜杠青年面临个体差异与职业化的冲突,他们展开逐量劳动,但陷入“希望增长”而无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中;另一方面,斜杠青年借助灵活契约和多重角色的转换,找到优势差异,开启去内卷化的探索。斜杠青年须谨防多重职业身份背后的陷阱,应将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内容、数量和难度稳定在自身的能力阈值之内。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7


数字社会工作的概念、发展

与青年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伦理挑战


胡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带来数字社会工作的机遇与发展,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亟待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对 13 名青年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实践服务中的主客体双方共同建构了“数字—现实”的互动场域。数字社会工作可能带来隐私与保密、边界与自我暴露、多重利益冲突与数字不平等的伦理挑战。数字亲密与数字距离、数字权力与自主处遇、生存逻辑与服务逻辑等三方面的伦理两难影响工作者的道德实践,导致专业服务的主体性与行动选择的差异性。青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增加对数字伦理的敏感性,批判性地反思数字技术,关注在地知识的生产与提升数字能力,以适应数字社会工作服务的转变。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8


促进青年基层公务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扎根立业:

一个 AMO 分析框架


柯江林   刘羽飞   张继争


首先基于对 37 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的访谈资料,构建了一个包含 10 项要素的工作胜任力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能力—动机—机会”(AMO)框架, 对 725 名艰苦边远地区青年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他们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升工作绩效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涉及应急事务处理能力、向上沟通汇报能力等,抑制离职倾向的关键胜任力要素主要包括心理压力调适能力、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等;工作胜任力、基层公共服务动机和职业发展机会均正向影响工作绩效并对离职倾向有抑制作用。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09


大学生就业心态:

社会生态视域下的新常态及其应对


周蓉


当前,就业形势瞬息万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与行为也随即发生转变。对 60 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大学生就业心态呈现出整体求稳、依赖、矛盾、理性等新常态。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看,无论是来自家庭、学校等内圈环境因素,还是来自社会经济、行业市场、教育文化等外圈环境因素,其所具备的时代属性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就业心态,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思想认知与行为偏好。基于当前就业生态环境对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个体分类研究与指导、完善就业环境动态分析与评估、推进就业服务“全生态圈”体系建设与保障。 



《当代青年研究》2022年第2期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赵琪|审核

曲容良|编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青年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