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叔本华、大卫 2018-05-26

导言:

幸福是什么?怎么获得幸福?很多人文领域的哲学家都对这些问题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叔本华的幸福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远远比客体来得重要,任何一切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例子包括:饥饿才是最好的调味品,衰老之人对青春美色再难一见钟情,天才和圣人所过的生活等。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一个人的自身,亦即当这个人单独一人的时候陪伴自己的、别人对此不能予夺的内在素质,其重要性明显胜于任何他能够占有的财富和他在他人眼中呈现的样子。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一个善良、温和、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尽管作用万千财富都难以心满意足。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更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页。



叔本华认为,幸福快乐主要取决于主体。他把主体分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身体和精神。因此,他所定义的幸福就是精神富足与身体健康相加得到的总和。


个体相对于自然来说极其渺小,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也就无法避免老、病等对躯体带来的影响,更不要说将会让形骸消失的死亡了。


即便健康能对个体的精神产生多种正面的影响,但由于个体对是否健康并不具有决定权,最终也只能尽力保持健康而已,究竟健康与否,并不由个体决定。个体也就不可能控制与身体相关的幸福,他大部分时候对此无能为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对个体的幸福就格外重要,因为个体可以掌控精神富足的程度。这些观点与佛学的有些说法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佛学中提到人生中有三毒:贪,是对欲望的执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嗔,是对于喜怒的偏执;痴,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如果排除这三毒,人就更容易达到宁静的精神状态。


叔本华认为,人的精神富足所表现出的自得其乐与善良、温和、节制等美德的价值无法用身外的名利来衡量。如果精神不富足,贪婪、妒忌、卑劣会驱使人不断的攫取物质财富但仍然会觉得痛苦。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也认为,(精神)健全的人才持有友善、无私等美德,自私的人虽在不停积累财富但永远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不健全的人企图通过攫取财富的方式获得人心理上的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是一种心理状态,再多的物质财富都无法替代。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尼采式转折(上):悲剧之力

郭英剑:再见洛外

童明、龚刚等 | 悲剧谈——自《汉姆雷特》开始的对话

你想知道的石黑一雄

如何利用知网可视化工具初步分析研究主题

声明: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