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忽左忽右158 | 红色天然气:切尔诺贝利的源头

正在听播客的 忽左忽右Leftright 2022-11-18

点击蓝字  关注忽左忽右」 



红色天然气:切尔诺贝利的源头(节选)


以下是本期内容节选,预计阅读12分钟


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的天然气如何穿过铁幕

 

周小康

上一次讲苏联的天然气历史主要还是铁幕的东面,现在来看看这个天然气是如何穿过铁幕,看看西欧国家是如何和苏联形成互动的。这里面牵涉到一连串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而这个故事,一定要从1962、1963年讲起。

 

大家知道1962年最重要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因为这个事件把美苏双方逼到了核战争的边缘,甚至于全人类都有毁灭的风险。

 

在1962年之后,美苏两国的关系进入相对缓和的时期,此间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虽然我们之前在其他节目里讲过,核试验的部分禁止是具有很强烈的遏制中国核计划色彩的美苏双方协议,它离真正的核军控还有很大的距离,离真正的冷战终结也有很大的距离,但它毕竟对美苏两个阵营的缓和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然后说到粮食问题。1963年苏联遭遇粮食减产,这也推动苏联必须尽快进入全球市场,而它的前提条件是苏联必须和美国搞好关系。过后很快,肯尼迪就遇刺了,而林登·约翰逊上台之后不久就以东京湾事件为借口,发动了越南战争,但其实是扩大了越南战争,因为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都在越南有军事行动,只不过到了林登·约翰逊时期,它从一个特种战争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那么看上去这段缓和的时期是不长的,但是任何的这样缓和的契机,都足以让离苏联非常近的西欧国家伸出手,准确的说两方面都有想法,为什么这样说?

 

从西欧的角度来看,经历过战后十五年的恢复,欧洲的经济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西欧国家开始发现,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进一步成长的瓶颈。西欧国家就开始寻找清洁的能源,而天然气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好的优于煤炭的燃料来源。

 

正巧当时欧洲也发现一些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其中主要是荷兰的天然气气田,前面也讲到过,天然气在哪里多少都有一点,但是成规模的、大型的整装天然气田比较少,在欧洲大陆上,荷兰有这样的地方。而那个时候还没有发现北海油田伴生的天然气,所以像英国、挪威这些地方都还没有采集起来,那么荷兰就变成了欧洲大陆上能够采集到天然气的主要气源。

 

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在60年代,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天然气产量开始上升,而增加一个供应来源显然有助于压低价格,因为在1960年代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我不能够再奴颜卑膝地听原来的宗主国的话,我不能把便宜的资源卖给他,我需要利用我的资源实现我的现代化。

 

这样的价格从长期来看,可能不利于西欧国家的使用,那么它要去找到一个替代的气源,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超越制度和共产主义,和苏联去做生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个是资本主义的某种逐利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灵活性。

 

苏联虽然在60年代初的时候就发现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但是苏联面临的问题很现实,就是如何把这些天然气运出来。

 

在非常艰难困苦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修了天然气的管道,但是西伯利亚毕竟是比原来的乌拉尔地区更加偏远的地方,甚至是鸟不拉屎的地方,天寒地冻,要把如此荒僻的西伯利亚天然气送到苏联的欧洲地区,供主要的城市工业基地使用,是很不容易的。

 

大家可以想见,天然气最方便的运输方式当然是陆上管道,但要去修这么一个钢铁长龙一样、数千公里的管道,要耗费多少钢材?当年我们国家为了一千多万吨钢铁,搞大练钢铁,搞得全国鸡飞狗跳。

 

而苏联老大哥的钢产量确实比我们大得多,但是天然气管道用钢可不是一个技术门槛很低的玩意儿,以苏联老大哥的钢铁水平也不足以搞定,特别是几千公里的管道,去乘一乘、计算一下它的毛重,会发现这条管道也要耗百万吨以上的钢铁,对苏联有很大的压力,而且这百万吨钢铁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用钢,它是特种钢、优质钢。

 

程衍樑

所以苏联在钢产,尤其这种优质钢的产能上,应付这种管道铺设也是存在很大压力的。

 

周小康

苏联想到的是,能不能够用天然气出口的长约,向西方换取技术、设备、原材料,甚至于一些资金,反过来促进自己国内的天然气开发,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所以这种思想不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

 

程衍樑

其实冷战时代这已经是后面的事情了,在应该是20年代末,28年到33年,苏联人的第一次5年计划期间,就大量引进过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技术,还有包括一些资金、工程师,应该有超过10万个美国工程师进入苏联,当时像什么第聂伯河水电站、高尔基汽车场,还有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都是非常有名的,有的是从美国整体订购过来,有的是福特来援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确实是个传统艺能。

 

这块大家如果想了解的话可以推荐两本书,一本是社科文献,前两年出版的,讲世界工厂体系建立的叫做《巨兽》,还有一本是70年代出版的叫《悄悄的自杀》。作者是安东尼·萨顿,他探讨了资本主义世界,主要是美国,在冷战之前对苏联的种种军事援助。


周小康

所以苏联就想寻求向西方国家出口天然气,最后敲定了一系列协议,大概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1968年和奥地利签了协议,到1972年又与意大利签了协议,包括和联邦德国、芬兰、法国都有类似的协议。

 

这些协议的框架基本上都是靠贷款来换天然气,也就是天然气消费国向苏联放贷款,然后苏联用这些贷款购买天然气的管道材料和设备,再建造输气管道向这些国家输气,用以还款、付息。

 

当时我们还处于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中,我们的语言环境非常具有政治色彩,那么苏联的这种操作,中国是绝对不会去学的,思路的转变肯定还要再过很多时间,要到改革开放之后。苏联的这种手段,在经济上的确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讲了这些,有一个因素必须得提,因为60年代实际上是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或者美元霸权开始逐步瓦解的阶段,但是苏联又是一个缺美元的国家,因为冷战。所以如果和欧洲国家能够形成这种贸易,苏联就可以不依赖于美元,形成和其他国家互相之间的交换,这样对于苏联的国际收支是有好处的。因为最早马歇尔计划提出,想把苏联拉进来,但苏联没有回应,而后冷战又开始了,所以苏联的国际收支环境当时很差,再加上它要用大笔的硬通货在国际上购买粮食。苏联的美元外债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慢慢积累起来的。

 

 

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特殊


周小康

来谈一谈奥地利。为什么说奥地利的地位非常特殊?因为奥地利在欧洲是个中立国。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从地理上来说,奥地利被划分到西方的占领区,但它的位置又比较特殊,所以作为交换,西方同意奥地利变成中立国,于是奥地利就以中立国的身份来和社会主义打交道。

 

程衍樑

所以维也纳也成为冷战时期非常重要的间谍之都。

 

周小康

也成为了很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包括OPEC。瑞士也是个中立国,但奥地利中立国的成色要比瑞士差一些,因为瑞士是更加老的中立国。

 

从奥地利的经济来看,1950年初它就开始发展天然气。天然气哪里都有,所以奥地利也有一点天然气,但这些天然气并不是正好在奥地利的国境正当中,它的分布地区是和捷克接壤的,处在捷克和奥地利边境地区的地方,所以这些管道相对来说比较接近。如果把最后几十英里修通,那管道网就连在了一起。这是奥地利成为中欧地区天然气过境枢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还有一个心理上的原因,要知道为什么奥地利可以和捷克谈这个事。二战在欧洲的起始,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英法出卖了捷克的利益,将德语人口占多数的苏台德地区白送给希特勒,以为这能够喂饱希特勒,结果喂不饱。最后希特勒入侵波兰,大家互相宣战,二战就正式爆发。

 

但捷克对说德语的奥地利却没有那么多恶感,这件事是纳粹德国干的,德国和奥地利最后分开了,所以奥地利还是人畜无害的样子。于是我捷克和奥地利谈没有问题,我和德国谈,且不说历史上的纠结,光是两个德国的问题就已经够烦了,所以我可以和奥地利谈。这就是为什么奥地利占据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它的中立国地位帮了它的大忙。

 

因为意大利毕竟是北约国的成员国,是美国的盟国,所以谈判非常缓慢,奥地利就在这个地方截胡了。

 

程衍樑

所以从苏联的角度上,从政治角色、纯粹的政治身份上来说,奥地利是领先意大利一筹的。

 

周小康

对。奥地利有些事情好办,苏联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出口天然气来换东西,换东西就要进入到贸易的环节。有一个东西叫巴黎统筹协定——不能给苏联或者苏东集团卖很多东西,比如一些军民两用的物品、一些高精尖技术、重要的工业物资设备,都不能卖给苏联。

 

但是奥地利具有这个身份条件,有些事情它好处理,它做生意,美国人没办法,拦不住。所以奥地利也成为苏联谈判的一个重要选择。

 

程衍樑

从实操的角度,奥地利有没有一些更实际的优势?

 

周小康

从实际角度来说,前面讲了很重要的一点,奥地利手上得有货才行。你光能做贸易,手上却没货,肯定不行。奥地利在60年代是一个钢铁冶金水平非常强的国家,它有一家著名的钢铁联合企业,叫做“奥钢联”。我们现在用的一整类的技术叫“顶吹转炉”,当时就是奥钢联第一个使用。因为有了“顶吹转炉”技术以后,它的炼钢技术,它的钢水、钢坯非常先进,能够炼出一些好东西来,这就是奥地利的水平。

 

那么奥地利的想法是,我一方面要苏联的气,一方面还要解决自己钢铁的销路问题。因为它是中立国,也不想和德国人再有密切的往来,所以它没有办法参加欧洲共同体。眼看着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结成了煤钢联盟之后,他们之间的市场打通了,而我奥地利有好东西,却进不了它的市场,奥地利就会发现自己被排斥了。

 

但是它不想动自己的中立地位,也不想改变战后的政治运行基本规则,所以它觉得,还不如和农民谈,就和苏联谈,这就是奥地利的一个重要想法。

 

 

切尔诺贝利事件与苏联的天然气出口息息相关,也预示了苏联解体的命运


周小康

相比于动用唯一的输气干线向奥地利送去天然气,向西德送去显然有更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收益,因为西德在政治上的地位特殊,同时经济在欧洲经济当中的体量更大,那么总不能刚开始供气就因为气不够而断气、违约,所以为了保证向西德履约,苏联不得不再次削减对乌克兰的供给量。于是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乌克兰两次因为苏联向西欧送气而变成了牺牲品。

 

1973年这一次供气,因为量要比1968年更大,所以它造成的气荒也更严重。从10月1号开始,马上出现了供给乌克兰的气量不足,而当时乌克兰快要进入供暖季了,结果导致了大方位的供暖不足和电力紧张。

 

那年冬天,苏联的计划委员会把电网的负荷砍到了三分之一,而不是砍掉三分之一,那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所以要保民生就拉工业,很多的工业气就被拉掉了,这直接导致它的工业经济指标没有完成。

 

这是第四季度,正好是冲全年业绩指标的时候,限气的范围还扩大到了乌克兰以外,影响到了其他加盟共和国,包括立陶宛的化肥厂都被拉掉了原料气。这个情况和1968年如出一辙,对来年的农业收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让这件事情雪上加霜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化肥贸易。前面讲过美国与苏联当中的粮食贸易,其实美国和苏联还有过化肥贸易。化肥里非常重要的是氮、磷、钾三个主要的肥,氮肥主要是合成氨,磷肥和钾肥是与资源高度相关的两个化肥。

 

美国与苏联是怎么做化肥买卖的呢?这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里有一个西方石油公司,它的老板叫哈里斯博士,哈里斯博士是有历史原型的,当时这家公司也叫西方石油公司,但老板叫做哈默博士,哈默也确实在列宁时期就开始与苏联做生意。

 

1972年,美苏处在新一轮大缓和的过程当中,因为1972年,尼克松和伯雷日涅夫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的缓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哈默趁此机会开始与苏联做化肥贸易。化肥贸易的基本的思路是,美国向苏联出口磷肥,苏联向美国出口氮肥,这样一来一往,哈默在里面就可以赚钱了。

 

这个过程中,如果说苏联拉掉了化肥的原料器,就意味着化肥产量不足,又要去执行化肥的双边买卖,这样显然是在重蹈天然气的覆辙。苏联卖天然气换技术设备,天然气不足,卖氮肥、买磷肥,弄得氮肥又不足,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非常非常明显的麻烦。

 

每每到关键时候就要掉链子,而这个掉链子来自于统筹的适当。所以计划经济有的时候往往是想的很好,做的不那么好。在70年代屡次遭遇天然气气荒之后,乌克兰的选择就是“大赶快上”上核电。所以在《切尔诺贝利》这部片子里,最后一集提到,事故引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赶快上”,甚至于4号反应堆在测试不足的情况下,就强行投产并网发电,这个东西在历史上都是有渊源的。

 

从根子上来说,它都与1968年、1973年严重的气荒和经常性的能源不足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乌克兰长期处于这种和苏联中央对抗的局面,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离心倾向,这可以说是在苏联解体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苏联出口天然气,不仅仅隐含了美苏的缓和,也隐含了苏联解体的命运。


本期嘉宾


周小康,能源化工专家


本期提到


林登·约翰逊 / 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夏尔·戴高乐 / 艾哈迈德·本·贝拉 / 胡阿里·布迈丁 / 彼得·叶菲莫维奇·谢列斯特 / 阿曼德·哈默 / 沃尔特·哈尔斯坦 / 维利·勃兰特 / 库尔特·乔治·基辛格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查看本期豆列

|||END|||

节目后期:hotair | 制作总监:王若弛
文字整理、排版:Knight
资料延伸:禾放




苹果播客 | Spotify | 小宇宙App |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 FM | 荔枝 FM
央广云听 | 芒果动听 | 阿基米德 | 三联中读
搜索『忽左忽右』订阅收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