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维与戴威,共享经济的兴衰

华哥 华商评论 2021-07-17
作者 | 华哥
来源 | 华商评论(ID:HS-pinglun)


2012年,程维创立滴滴,开启了共享经济的时代!

 

2020年8月,ofo创始人戴威再被限制高消费,12月,摩拜APP正式停用,全面接入美团,这是共享经济潮水褪去的一年。

 

回望这八年,共享经济的兴衰在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滴滴创立,共享经济兴起

 

共享经济从兴起至今仅12年。12年前,美国的布莱恩·切斯基为了解决房租而想出了出租三张充气床垫,成为了共享经济兴起的根源。

 

共享经济的概念是,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

 

这是最原始的共享经济模式,美国的Uber就是这一模式的典范,在网约车领域创新,而滴滴,模仿的就是Uber的模式。

 

 

2012年程维辞去了在支付宝的B2C业务副总经理的职位,带着自己的10万块和前上司投资的70万块,一共80万,在北京创立了小桔科技,也就是滴滴的前身。

 

程维创立小桔科技后,运营模式主要是通过滴滴平台连接司机和乘客,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而其主要收入来源,则是乘客付费的抽成和信息费。

 

程维率领滴滴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不断创新求变,一路攻城拔寨,打败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

 


2015年底,滴滴合并Uber中国,成功占据了76.8%的顺风车市场份额以及90%以上的网约车市场份额,估值高达700至800亿美元,成为中国网约车领域当之无愧的老大,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独角兽企业。

 

最关键的是,滴滴在成为行业老大之后,通过调整价格,成功实现了核心的网约车业务的盈利。

 

虽然多年来都传滴滴要上市,但是目前还未真正上市。2021年,滴滴有机会实现上市,估值有可能达到800亿美元,届时原始的投资人和机构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正是滴滴的成功,给资本市场增加了投资的信心,带火了共享经济这个赛道。2016年,共享经济赛道的融资额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就是因为所有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都不想错过第二个滴滴,都想抓住新的独角兽企业。

 

正是在这一风口的机遇下,戴威创立的ofo火了。

 

戴威的ofo由盛转衰

 

戴威创立的共享单车,初衷是想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从地铁至家门口或者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

 

从经营模式上来说,戴威也想像滴滴一样,先烧钱占据流量第一的位置,让用户产生黏性,在成为行业老大之后再提高价格,实现盈利。

 

然而,戴威注定不是程维,也没有程维的能力。

 

而且,戴威的ofo虽然自称共享单车,但是在实际模式上,采用的是租赁单车的形式。

 


平台自己生产投放单车,以分时租赁的模式解决短距离出行的问题,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租金和押金。

 

这与共享经济在概念上就有分歧。共享经济解决的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问题,而共享单车是自己生产单车,并不属于闲置资源,而且物权属于企业。这样的伪共享经济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重资产。

 

与滴滴的轻资产模式不同,滴滴是没有自己的车的,而ofo却向生产制造商采购了数量庞大的单车投放到市场中,严重拖累了公司的现金流。

 

如果戴威能够尽快拿下市场第一,并提价的话,也许有机会让ofo实现盈利。但是,偏偏是,与ofo竞争的摩拜也在同一时间大量烧钱投放单车抢占市场,二者几乎势均力敌,不遑多让。

 

滴滴花了三年时间,成功成为市占率第一。而在三年之后的2018年,ofo和摩拜都陷入了最尴尬的境地。

 


双方都没有实现盈利,并且烧钱越烧越多,账面上的资金几乎接近枯竭。

 

面对现金流危机,ofo和摩拜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拜果断套现卖给了美团,以求实现长期盈利;而戴威却坚决不打算出售,而是苦苦支撑。

 

事实上,戴威的性格就决定了他难以成功。对于投资人,戴威都是戴着审判的眼光看待,导致其得罪了腾讯的投资人,错过了腾讯资本的投资。

 


另外,在投资人撮合摩拜与ofo合并,共同经营的时候,戴威非常骄傲的拒绝了,错过了企业最后的生存机会。

 

而后,2018年,ofo就产生了现金流危机,账面上已无资金可用,再之后,便是ofo退押金潮。

 


当风口来临的时候,猪都能飞上天;但是当风口褪去,谁在裸泳便一目了然。

 

没有盈利、仅靠烧钱,完全依赖投资人的资金,当无钱可烧的时候,便是企业倒闭的时候了。

 

ofo总部如今已经人去楼空,戴威虽然有想自救,但是仍欠着十亿的货款,可以说是无力回天。



同样是雄心壮志的两人,程维与戴威,一个成为了千亿独角兽的创始人,一个成为了被限制新高消费的老赖!

 

共享经济不是租赁经济

 

归根结底,戴威的共享单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只是挂着共享单车之名,行租赁单车之实,这是ofo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程维的滴滴则不同,滴滴旗下没有车,滴滴通过软件管理着出租车、网约车,从中抽成,并没有实际参与到业务中去。这种轻资产的模式保证了滴滴的运营费用较低,很难出现资金危机。

 

 

如果滴滴也像ofo一样,去采购汽车做网约车和出租车,那么滴滴毫无疑问也将会陷入现金流危机中去,庞大的汽车采购将会彻底拖垮滴滴。

 

共享经济,不是租赁经济!

 

而我们的许多企业,都在偷换概念,将“共享经济”操作成了租赁经济,如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等,这些都在以共享之名行租赁之实。

 

由于这些租赁企业需要购买大量的物件,如充电宝、雨伞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流压力。

 

这些租赁企业的营收到底有多少呢?

 

以ofo曾经的1元月卡为例,几乎就是免费送的。即便ofo后来将月卡提高到15元,仍不能实现盈利。同时,消费者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如果骑一次自行车需要一块钱,消费者也许会选择;但是如果骑一次车需要2块钱,消费者可能就需要考虑一下值不值了!

 

这种情况下,租赁企业的营收根本就难以与支出持平,只能是不断亏损的状态,亏到最后无钱可亏了,就淘汰出局。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这些千奇百怪的租赁企业,没有一家是做起来了的,投资机构也已经放弃了向这些租赁企业投资,就能说明一切。

 

共享经济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单单是滴滴一家的用户规模,就在持续增长。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到底哪些东西可以被共享,哪些东西不可以被共享呢?

 

打个比方,坐落在工业园区里的大型机械,在使用之后一般都会有一定的空档期,这期间机械是处于闲置状态的。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寻找同一个工业园中,其他需要同类型机械的公司,短暂的让渡使用权以获取收益。

 

 

而自行车、充电宝、雨伞这些非刚需的物品,就没有必要去做共享了,消费者再购买一个都方便多了。

 

所以,共享经济,必须回归本质、回归理性,回归到共享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创造新的共享经济独角兽!


版权问题、商务合作
请加QQ/微信:28813396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