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不需要“礼包”

元淦恭 元淦恭说 2024-01-22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由此有了正式的法律依据。
从此,这一天不仅成为深圳特区的生日,更被视为这座城市的生日。
深圳湾夜色
不同于其他三个特区,“深圳”这个城市名,就是为特区所准备的。珠海、汕头和厦门,无论设特区之前是县还是市,它们设特区都没有改名字。但在1979年建市之前,深圳只是宝安县所属的一个镇,当这个镇的名字成为新设地级市的名字,“深圳”才在中国地图上第一次正式登场,这片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时间。
这是最特殊的一个特区。因为毗邻香港,它曾经是“逃港潮”最严重的地方。也因为毗邻香港,这里又在最短的时间里吸纳了香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模式,成为了中国内地的开放前哨。
这也是最成功的一个特区。它始终在四大特区中领跑,特区十年,跻身全国十五强;十五年,跻身全国十强;二十年,跻身全国四强;三十七年,跻身全国三甲。这样的火线蹿升,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中国城市里,在逢十的年份举行盛大的“生日庆典”,也是深圳的专属。
这座城市会在逢十年份的下半年某一天举行正式的“生日庆典”,今年的庆典就在今天。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都会在这一天来到深圳,因为这座城市的庆典并不只属于这座城市,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宣示和注脚。
今年以来,这座城市的人们一直在街谈巷议,40岁的“生日”会不会得到一个大礼包?中央会不会给什么新的大“政策”?或者干脆为这个土地资源最紧张的城市“扩容”?最后的答案揭盅,其实是没有,决策者是来谈要求,讲期待的,不是“送礼”的。平心而论,深圳的政策面和宏观面早已是“顶配”,要再有多大的突破空间本就有限,前几天公布的2020年到2025年的改革方案,其实也不算“大礼包”,不过是对去年的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细化。
其实,在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庆典上,领导人都没有当场公布过给深圳的“大礼包”。深圳特区三十周年时“特区”范围从“关内”拓展到整个深圳市,也并不是在庆祝大会上宣布的,而且在“特区不特”的背景下,那一个措施也远远算不上“礼包”。前海合作区规划获批复,同样也是在当时的庆祝大会之前。
归根结底,以最高规格庆祝这个特区、这城市的生日,从来不是要给这座城市什么新的政策和资源,而是期待着这座城市能够继续为这个国家探路和打样。更何况,庆祝活动的主题本来就是覆盖“深圳等”各个经济特区,本来也不是为深圳定制的。
其实,中央给一个地方的支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政策放开”,另一类是“资源投入”。所谓“政策放开”,就是一些别的地方不能做的事,你这个地方可以大胆闯,大胆试。别的地方还在搞计划经济的时候,深圳可以招商引资;别的地方都还在统一划拨土地的时候,深圳可以搞招拍挂;别的地方还在严格执行级别工资的时候,深圳可以拉开薪酬差距。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就是这样“特”的,正是政策上的放开,让先行者们“杀出了一条血路”,深圳拥有了当时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经济活力,也吸纳了当时其他城市不可能得到的境外资金。
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楼
所谓“资源投入”,是指中央政府给一个区域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可能还是比较稀缺的)资源,形态其实有很多种。比如一个地方的财政可以不上交或者少上交,实际上就是中央多投入;比如在一个地方布局一个大型央企,也是中央的投入;在上海、深圳设置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同样也是资源投入。
回溯深圳过去四十年的历史,它既得到了政策,又得到了资源。在过去那个去深圳还要“边防证”的年代,“特区”是真“特”。无论是来自香港和海外的投资客,还是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或打工仔,这里都是“梦想之城”。“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一句风行大江南北的民谚,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同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华润到招商,大量“中字”背景的机构南下深圳,至今仍是深圳重要的产业支撑。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的成长,更让这座城市成为和京沪比肩的全国性金融中心。平心而论,中央政府不仅给了深圳政策,也实实在在给了许多其他城市都羡慕不来的稀缺资源。
可以说,上世纪后二十年深圳所得到的这一切,本来就是除了京沪之外的任何城市都无法想象的。那不是一个个“大礼包”,那是支撑了这座城市一路飞奔四十年仍然可以随时拆开的“锦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终于深入人心,对外开放也拓展到全国。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的探索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国性范本。那时候的深圳,开始了关于“特区不特”的讨论。
然而,当我们回溯经济特区设置的初心,当它变得越来越不“特”的时候,那就是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更大推开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不那么“特”的特区,正好表明了它实践的成功和可复制,这本就不是这座城市的失落,而是这座城市的光荣。
2019年,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信号很清晰,“特区”还要继续“特”。但应当看到的是,今天的“特”不可能是八十年代的“特”。在今天的中国,不可能想象一件事深圳可以干、上海不能干,珠三角可以干、长三角不能干,更不可能想象深圳和其他城市在核心经济制度上存在市场和计划这样的“代差”。
深圳的经济总量已经是全国第三、亚洲第五,它已经从一株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今天的深圳也不能再坐等上峰新的资源投入,它要做的是怎样把现有的海量资源进一步盘活,让整座城市的效率再上层楼。
今天的深圳不需要“礼包”。它需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让这座城市过去四十年的积累成为迈向未来的坚定基石。这座城市的基础足够厚实,怎样用这些资源打开新的增长,补齐既有短板,应该依靠的不是什么“礼包”,而是更好的制度环境和产业生态,这需要继续探路的勇气和细致缜密的谋划。这座城市需要还要更踏实,更冷静,很多“利好”在这里早已成了炒作房价的理由,但这座城市不能被这样的预期绑架。
深圳当然缺很多东西,缺土地,缺学校,缺医院……这座高速增长的城市仍然满足不了许多人的期待。但缺什么就指望送什么,这并不现实。中央要深圳探索集约利用土地的新办法,要深圳尝试重构公共服务的新机制,给深圳空间,相信这座城市有克服困难的智慧。
无论如何,“深圳经验”对今日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市场经济,就是开放搞活。深圳之“特”,就在于它四十年前在基础制度上获得的永久性“礼包”,让其可以不依赖于具体的“政策礼包”,却能够一直飞奔向前。如果连深圳都把自身的发展寄希望于“礼包”,它将面临变得不再独“特”趋向平庸的真正风险。
今天是深圳的生日庆典。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个庆典更承载着国人的情感。
深圳的“生日”并不仅仅属于它的市民,更是国人对那个年代的共同记忆。恢复高考、包产到户、特区创建,国人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件感知到时代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的命运正是国运的侧影,当人们在讨论这座城市的时候,关心的并不只是这座城市本身,而是它身后的整个国家。
深圳不需要“礼包”,它要更勇敢地走未来的路。
对于这个国家而言,也不会有从天而降的“礼包”。人们总在庆典时刻憧憬更好的未来,但要走过并不平坦的道路,注定仍然只能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香港的今天,会不会是深圳的明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不需要“礼包”

元淦恭 元淦恭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