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影动画学院研究生团队又出了一部VR叙事动画!

这一期wuhu君要给小伙伴们带来一部特别的VR作品,如果是关注wuhu的老玩家一定不会忘了之前wuhu君介绍的这期专题(北影动画系学生团队居然创作出一部情人节VR动画!),当时的作品一出现就引起了广泛热议,是的!这个团队又带来了一部全新的动画作品——《跨界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6894a4aob&width=500&height=375&auto=0


类型:动画 奇幻

形式:VR 虚拟现实交互短片

作品规格:HTC VIVE 平台

声音格式:环绕全景声

片长:4分40秒





专访环节


——wuhu专访第173期



《跨界师》主创团队




文:高尔东  赵偲懿

编辑:wuhu君



创作背景



大家好,wuhu动画人空间的小伙伴们好!我们是《跨界师》的导演高尔东和赵偲懿,很高兴能在wuhu分享我们的最新作品,这是我们创作的第二部虚拟现实体验动画短片,这一次与《离你一个头盔的距离》不同,采用虚幻引擎的方式制作,实现更深的沉浸感和更强的交互性。


上一部VR作品《离你一个头盔的距离》


这次创作团队依然是主要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团队,高尔东和赵偲懿作为导演编剧,彭娟担任声音设计,王栩担任作曲。另外邀请了来自阿里游戏的朋友崔超作为视觉设计。


故事发生在一个设计师工作室中,一个疲于工作任务的设计师,在深夜混沌之际,一个会动的咖啡豆的神奇出现,引导男设计师游历咖啡杯中的咖啡下超现实世界。使男主重拾生活的情趣,改变对待生活和工作态度。

 

《跨界师》



创作核心要素



创作虚拟现实动画《跨界师》的最突出的点不是故事本身,尽管故事依然是一个好的作品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虚拟现实在体验设计和空间氛围的营造上更具优势。因此这部作品着重从两个不同空间的设计入手,分别着墨在“真实单调的狭小工作室空间”与“梦幻的咖啡水下世界”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分别是将现实的压抑和无趣,和水下的梦幻和多彩进行对比。



既给观众良好、丰富的空间体验感受,同时传达了男主角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状态的变化历程。并且有效的采用空间和场景进行叙事。尽管虚拟现实内容失去了传统电影中镜头叙事的手段,观众依然可以通过空间的情景,读懂这段虚拟现实体验背后深层次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的阐述。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设定了观众的身份。从《离你一个头盔的距离》到《跨界师》都重点强调了观众在虚拟世界的身份的合法性。


本片确定了观众从闹钟视角作为观众视点。在影片开始之初,观众眼前出现计时牌的倒计时数字,目的是交代“闹钟作为观众视点”的设定。



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通过闹钟营造一种时间的紧迫性,强调了工作的压力,体现男主角的精确到秒的死板,表现现实空间的压抑;另一方面,闹钟视点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比例缩小了,这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比例的对比。这样视角新颖,观众与男主角的关系也变得精巧有趣。


同时,《跨界师》的设计也注重戏中角色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通过男主拍打闹钟来关闭闹铃,建立角色与观众视角之间的直接联系。

 



叙事语言





叙事的语言体系始终是虚拟现实影像作品的核心问题和主要难点。


经历了两部作品和《成为虚拟现实影像缔造者》这部书的撰写,以及对叙事语言的系统研究,已经有了系统性的初步成果。与创作《头盔》的时候相比,有了更清晰的叙事脉络。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了形成了一套完整创作体系。一是首次提出确立通过观众自主探索的“观众自主视线蒙太奇”的理念作为虚拟现实叙事的语言体系,这个概念是:创作者提供情节信息、观众根据引导捕捉信息,相配合的模式完成虚拟现实叙事。进而形成全新的叙事语言,对应传统电影中的蒙太奇叙事。





同时,明确了以体验为核心,以观众为主体、创作者为向导的“导游论”作为创作方法——用“导游”的工作思路,理解虚拟现实创作者的任务。我们知道导游的核心任务有三:设计游览路线、提炼精选观赏重点和亮点,以及配合体验,讲解“故事”和历史文化背景作为辅助。以此可以作为虚拟现实叙事内容创作的手段和思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影中,以导演为中心,以故事为核心的创作体系。


另外,找到了“视线图+调度图”的模式作为操作方法,电影中的分镜头和机位图。最终实现良好的虚拟现实叙事的完整体系。在理论中服务创作,在创作中提高理论,为虚拟现实艺术表达体系提供一种良好的思路。


总结来说,就是虚拟现实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在创作的方方面面都与电影有本质区别,我们有了系统性的全新认识。

 



视觉思路



在虚拟现实影片中,需要更多的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和表现,来传达情感;用空间的色调、元素、空间的音效和场景造型所营造的环境氛围,来达到叙事的目的。


《跨界师》中,色调的设计是重中之重,通过色调对比,区分水上世界和水下世界,明确不同空间传达的不同内涵。水上现实世界相对枯燥,颜色更为单调;水下世界魔幻多彩,颜色则丰富,其核心目的是为体验效果和传达的主题服务。


美术方面,从构思初期便打算营造一个关于现实和梦境的世界,那么如何强烈的区分两个体系,让观众十分明确自己所处的空间维度呢?


我们借鉴了游戏《White Night》,运用黑白风格呈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较为平面但是为了不显得空洞加上了很多装饰韵味,也正是看似简单的形式从而映射主角在现实生活中的枯燥无味。


游戏《White Night》


《跨界师》


梦幻世界更多是象征着美好、斑斓,观众置身于甜点世界,可以依稀看到远处一颗硕大的咖啡豆正等待着点亮。在甜点的设计中我们加入了光斑的元素,以及在男主身上也掺杂了光点,也是希望在幻灭中提醒着观众这是个梦想国度。



整体来说,美术风格偏手绘,利用绘画的细腻来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咖啡豆的形象设计是偶然在coast coffee中,瞥到了logo形象,这也萌生了“咖啡豆”作为伴随角色的念头,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形象,从缝隙中渗透出机制的光芒,它早已成为现代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或许是开启灵感的来源。



海报设计依旧以反差作为主题,单薄的字体与角色的饱满对比强烈,似乎男主在观望杯子内绚丽丰富的情景的同时,也为观众开启了关于视觉体验的新世界。


 

声音设计



在虚拟现实创作之初,需要运用虚拟现实音频技术制作,根据剧情线索,进行逻辑性的全景声设计:即通过声音信息引导观众在场景中的体验顺序。大量的无序并发信息,不管是音频还是视频,只会混乱观众,模糊作品的内容。需要设定准确的声音信息引导点来帮助观众理解叙事、恰如其分地捕捉创作者的表达意图,避免观众因虚拟环境中内容元素的过于丰富而遗漏关键的信息。


将声音与人结合的所有现实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利用起来并映射在虚拟现实之中。虚拟世界中声音的传输特性、头部捕捉、人对声音的掩蔽效应、对声音的心理关注等,都需要创作者在基于现实场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处理。


创作动画《跨界师》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声音营造空间氛围、引导观众获得情节信息,以其中一个段落为例:在开篇,观众除了画面的倒计时数字,秒表的滴答声和急促的闹铃声也是非常重要,有助于营造时间的紧迫感。另外,男主角的疲惫的喘息,急促的写字声音等环绕四周,体现出声音音响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通过三维空间的运动提升沉浸感,它还承担了提供重要信息和叙事的职能。

    

通过对《跨界师》的创作总结,对虚拟现实动画以及叙事内容的创作思路和表达形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未来虚拟现实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当下数字虚拟沉浸式媒介(VR、AR等)几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创作


沉浸式媒介的核心是空间设计的艺术。其中声、画、甚至气味以及温度触觉,加上发生什么事件(所谓故事)统一在空间设计之下,因此,VR等作为更加综合的艺术媒介,不等同影视:以导演为工作中心,以故事为核心的目标——转化为以空间的总设计为灵魂的,以体验和空间传达意境为目的的艺术媒介。

 


二、关于虚拟现实的主要发展领域用途,解决的问题。


首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空间,深度的,沉浸式联系的问题。使“人”与“各种空间”之间以瞬时的方式,以耗损最少资源的方式,建立深度的精神沉浸关系。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沉浸式媒介中最主要组成之一,其核心是建立“人”与“其他空间”建立沉浸性关系——即在人的肉身不移动的情况下,整体性完整性的进入到一切其他空间的技术手段。

    

三、当前VR面临困境的思考


VR不拘泥于具体的设备和媒介,核心的问题在于,用数字技术把可视、可听、可感的模拟真实的信息,填充到空间里,实现沉浸感的空间的营造。无论是VR、AR,或是全系投影等等,但凡是数字技术去模拟某种真实,都可统称为——数字虚拟的沉浸式媒介。


而在现阶段,VR没有普及,除了设备发展和内容匮乏的问题外,还有两个主要因素:


一个是缺乏对人现实需求和问题的解决,(例如:人们的通讯和社交方式的突破升级)解决远程直接沉浸的方式,比起虚无缥缈的虚拟,人们目前更在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果能在通讯媒介上颠覆,将彻底打破局面。


二是广大受众习惯了注视固定屏幕(手机电影电视等)的媒介形式,不适宜在整体空间中去四处探索信息的模式,需要慢慢培养这种获取信息的习惯和能力,逐步适应虚拟沉浸式空间媒介,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早期应基于现实的基础上融入更多虚拟的内容,不应在身体或者面部上增加负担,不应太过虚幻,过度的脱离现实,不利于受众熟悉和接受。一旦受众习惯了这种全沉浸式媒介,再慢慢向深度的VR跨越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通过对《跨界师》的创作总结,对虚拟现实动画以及叙事内容的创作思路和表达形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未来虚拟现实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我要感谢一下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导师,以及动画学院、声音学院、高精尖中心老师们。


我先分享到这里,wuhu的小伙伴们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需要一起交流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一起交流探讨哦!



对了!还有最新消息!《跨界师》已经入围了Siggraph 2018的computer animation festival的VR单元!



每年7月的Siggraph是世界上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权威的一个集科学、艺术、商业于一身的CG展示、学术研讨会。历年大会都有丰富的成果展示,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象素、图层、顶点等概念,最初大都是在Siggraph上发表的学术报告;而Adobe、Avid、Discreet等厂商也都会选择在大会上宣布软件更新的一些重要信息。



作为中国研究生团队作品能获得此项殊荣也是非常不容易,让我们一起预祝《跨界师》拿下大奖!



新加入的小伙伴们请注意!往期精彩内容在平台里的wuhu主页上,可别错过哦!欢迎小伙伴们的投稿!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欢迎留言和wuhu三侠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