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碧山:守望乡土,自在耕读,从田间地头走出“文艺乡建”之路

言四 一筑一事
2024-09-03

在现代城市出现之前,乡村是每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故乡。恬淡的田园生活里,裹挟着人们琐碎而温暖的日常。


生活在乡村,大概是这样的体验:可以随处看到辛弃疾眼中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可以随时体会邵雍笔下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在日复一日来回奔走的乡间小路上,你还能看到让王安石沉醉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美景。


就像没有人会固执地否认日月与潮汐之美,也从来没有人质疑过乡村的美。当我们走进地处徽州的一个小村落——碧山时,顿时明白了李白来到此地时“笑而不答心自闲”的心境。


← 左滑查看栏目介绍


碧山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北枕黄山余脉碧山,是众多绝美的徽州古村落之一,与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历史文化名村屏山,并称为古黟传统说法的“三、六、九大乡村”。


与附近热闹的的西递—宏村相比,碧山村默默藏在徽州一隅,倒是多了几分宁静,带有了一股“清冷气质”。


但“不闹”不代表“不美”,听村里老人说,碧山旧日有八景,譬如石孟霁雪、霭峰夕照、石视流虹、冰壶印月、碧岳乔松、双溪春晓、榛林舞风、龙田甘雨等,为这个徽州的小村落增添了许多动人之处。


碧山村景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碧山村背宿山川,水系袅绕,面临开阔且错落有致的田园。这里山高田广、阡陌如绣、白墙黑瓦、鳞次栉比,村落外围空间视线开阔、明朗清晰,在远处便能欣赏到村落炊烟袅袅的世外桃源景象。


在地形上则保持着整体有节奏的起伏,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与“围合感”,独特的地形条件造就了静谧、温馨的“田园风情”


时间还早,我们一行人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沿进村的乡间小路缓缓向前,或漫步于水田旁看野鸭打架,或坦坐一席看农人耕作,就好像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本即将翻开的《乡村》读物,闲适地阅读着这本书的序言。







老宅化身“公共建筑”

给徽州乡村带来巨大能量



碧山位于黟县西北方向3~4公里处,作为典型的徽州乡村,这里农耕风气尚存,农田极少见到抛荒,桑农之气浓郁。


在进村的小路上,我们偶遇了南宋诗人翁卷在《乡村四月》中所描绘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场景:太阳懒懒地挂在远处山头,一位白发老人牵着一头硕大的水牛,站在塘边草地上,水牛悠悠地吃着草。


每年阳历四月初至五月下旬,是碧山村民犁水田(水田插秧前的修整工作即犁田)的好时节。


碧山村外农民正在犁水田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通常在这时,人们向田间地头望去,总能看到一幕幕标准的农忙画面:一处、两处、三处身穿旧衣的老人,把裤腿卷到膝盖,小腿肚沾满了黑泥,田埂上丢着晾在一旁的解放鞋,慢悠悠地赤脚在水田里赶牛犁田。他们来时便带足一天的干粮,等天黑了,便回去点灯烧火,做饭喂猪。


水牛吃草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碧山世代以农耕种植为村落主要经济来源,有蚕桑种植业、肉鸡养殖业、优质茶种植业和各类加工业等,形成了典型的“耕读文化”。这些特色鲜明的画面,可以算得上是我们初见徽州时,发现的最朴素的“乡村符号”。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当地的“徽式民居”建筑渐渐映入眼帘,当看到充满徽派风格的马头墙、隐约望见丝丝缕缕的炊烟时,意味着我们从村外围进入了村落内部。


步行进入碧山村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处在徽州,碧山村的建筑风格自然充满了徽州的特色。村落遗留着很多徽派老宅,风格古雅、简洁,每家的马头墙与屋檐各有高低,马头墙之间的防火巷道则将不同人家区隔出来,并成为公共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这些老宅之间,许多新屋在村子里相继矗立,有时从远处望进村子里,那些架在屋顶的太阳能管,会在某个瞬间往这幅古村美画上,添上几笔现代的色彩。


碧山村老宅与新屋的交错之景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有人说这是一种对古村落“原始美”的打扰,因为现代砖瓦结构的楼板房与榫卯结构的木构架楼有着天壤之别。但当他们走进本地年轻人攒钱自建的新房,看到白墙黑瓦、马头墙、填斗墙、厨房土灶等元素,随处发现老屋的影子时,便都能包容地欣赏起来


碧山村有1600多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加徽州儒商文化的几百年熏陶,建筑与人都具有一种别处难寻的内秀之气。


碧山村内街巷美景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这样的氛围,吸引了一批文化人和乡建者的进驻,比如著名策展人、乡村工作者左靖,还有更早期来到碧山的寒玉、郑小光,多年来,随着他们在碧山一系列工作的展开,碧山书局、碧山工销社、碧山书院、猪栏酒吧、狗窝酒吧等陆续出现在了村里。


渐渐地,一些客商也纷纷落户碧山村,这座古老的村落渐渐地被更多的人所知。以至于当人们谈到“乡村建设”这个话题时,碧山成了不得不说的经典存在


碧山书局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时间回溯至2014年,南京先锋书店把目光锁定了碧山村,在清代祠堂“启泰堂”里开办了“碧山书局”,在高近八米、型制完整的一栋祠堂建筑内售卖书籍,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


俯瞰碧山书局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书局所在地曾是一座荒废已久的祠堂,里面曾堆满杂物、蝙蝠乱飞,如今却在天井下竖起书墙,这里有各种关于碧山的明信片、纪念品和各种新书,还有形形色色的文创礼品,充满了新意。


碧山书局一角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碧山书局的到来,让村民开了眼。村民自愿把祠堂交付书局免费使用,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除了打麻将、看电视以外有了新去处。它是一个活跃的“共有”空间,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外来游客和村民都可以在此看书、买书、上网、休闲,参加各种读书会和文化活动


碧山书局一角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同时,碧山书局的到来也拉动了村里的就业,村里的乡绅汪老师就是书局的店员,他平常就静静地坐在桌前翻翻书,当有游客来搭话时,他便热情洋溢地为他们介绍当地的情况。


在碧山书局工作的乡绅汪老师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走出碧山书局,沿着小道前行几分钟,就是碧山村的另外一个新节点的公共建筑——碧山工销社。


碧山工销社原址为建于1962年的碧山供销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兴起,供销社的功能慢慢减弱甚至消失。经过改制,村里的职工就把供销社的房产买了下来。


2015年5月,左靖和搭档王勇租下了老供销社,历时两年的时间,老供销社被改造成了一个文化综合体空间。


碧山工销社 / 摄影:李若帆


而他们之所以租下这个供销社,目的是给近几年围绕“百工”的工作建立一个实体空间,同时希望能够激活原先的空间在现代乡村生活中的经济、文化、社会功能


“2015年我在贵州的项目里,把自己的工作步骤总结为三个‘生产’,首先就是物理空间的生产。也就是通过改造旧建筑并赋予它崭新的功能来创造适应当代文化交流的新的公共空间。计划经济时代给乡村、乡镇留下了大量的建筑遗存,比如粮库、供销社、大礼堂等等,我们倾向于改造这一类老旧建筑而不是新建,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空间生产’。”


碧山工销社的建筑保留得非常完整,占地大概有1000㎡。设计、改造由上海汉室设计管理机构操刀。工销社布局为“前店后坊”,除了彰显“百工”主题外,左靖还将其定位为“碧山村的会客厅”


碧山工销社内部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在不改变原供销社主体建筑高度的基础上,设计师创造性地把前店的后半部分平剖出两层空间,一层为休息区,二层为设计师工作室。穿过连接前店和休息区的小门,可望见100㎡的内院。内院左右便是后坊,改造则依据功能需求,并协调周边景观环境。


碧山工销社二层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碧山工销社院落内的戏台空间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院落正前方被改造成一个向外延伸的戏台空间,戏台两旁的墙面特意留下左右对称的镂空窗棂,全部由“工”字组成,巧妙地对应了“百工”主题。戏台后设置一小型展示空间,与工坊、院落和前店一起形成“前店后坊”四合院式的复合建筑群体。


2018年,左靖团队对碧山工销社做了“在地升级”,长冈贤明将他的D&DEPARTMENT海外第二店开在了这里。


D&DEPARTMENT HUANGSHAN by碧⼭⼯销社 / 摄影:言四©一筑一事


长冈贤明开店有如下条件,其中有:“坚持宣传和销售当地的非物质和物质产品,打造一个交流体验的平台。”还有“由咖啡厅提供当地的器皿、食材呈现的饮食”等等。换言之,这是一个浓缩了地域全部个性的空间,可以体验当地生活的平台


维姆·文德斯夫妇、长冈贤明夫妇在碧山工销社 / 供图:左靖


而这正是碧山工销社所具备的特质,碧山工销社以“百工十条”(良品良工、百工习得、地域印记、日用之道、传统家园、当代美学、城乡联结、社区服务、环境友好、公平贸易)为理念,拥有销售、工坊、出版、展览、讲座、驻村等多种内容。


碧山工销社内部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如今,“碧山工销社”已经被打造成一个连接城乡的文化品牌,在古城西安、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焦作,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古民居重生记

寻找徽派建筑中的“乡村符号”



碧山除了工销社,还有一些其他的改造项目。沿着巷道和排水沟前进,我们来到了碧山书院。碧山书院是左靖自己设计改造的一栋房子,建于清代中期,是他和团队在碧山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传统乡土中国社会是以家族关系为核心的,家宅除了避风挡雨,更是人们寄托人格理想和人伦价值的载体,徽州民居便是经典的例子。


碧山书院 / 摄影:雁青


走进院子,左边是老宅的官厅,右边是新建的客厅和教室,正面老墙后是左靖起居的花厅。官厅是老宅遗存的部分,左靖依旧保持了徽派建筑的风貌。官厅保留了肃穆的仪式感,正厅里摆着条案、太师椅和匾额,一派古色古香。


穿过饰有精巧砖刻门罩的大门,进入室内,从上面射入的明亮幽静的光线,洒满了整个空间。木质柱、梁和墙壁,以及有精细雕刻的门窗在暗中发光。


碧山书院 / 摄影:雁青


正午的阳光从天井打下来,暮春时节,院内绿意愈发盎然,微风吹过,空气里夹杂着一丝泥土的青涩气味,以及阳光晒着瓦片的特殊味道。光影斑驳,旧时的钟有条不紊地摆着,在整点之时,恍然一声打破院落的宁静。


碧山书院 / 摄影:雁青


老宅部分完全保留了外部形制和主体结构,至于书院里的新建部分,原本是官厅门前的一片菜地和猪栏。左靖在这里用古法修建了榫卯结构的书院所需的客厅和教室。客厅是左靖平日会客的地方,沙发、茶几和壁炉一应俱全。


碧山书院 / 摄影:雁青


不知不觉间,我们在这里逗留了许久,直到太阳光线稍稍西斜,才赶忙想起下一个要拜访的知名空间,由碧山村老榨油厂改造的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听说维姆·文德斯、久石让、原研哉等都曾在此下榻,这引发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建在离村中心不远的山脚下、田野尽头的几栋房子里。这个废弃多年的古代油坊,做过民居、人民公社、榨油坊和竹针厂,设计师尽最大可能保留了建筑外貌和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迹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从远处眺望,被改造后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自然散落于田间,不惊扰、不侵略周围的环境。


黄泥外墙和内墙,没有上油漆的门窗和旧家具,每一个卧室都有和露台相连的小院。里面陈设的物件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品,七八十年代第一批自制的农民土沙发,整形后重新设计了新的沙发套——手工织布、麻布、粗双线加上百褶底边,怀旧而时尚。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内部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各种年代的小凳子、手工幼儿三轮车、铁木椅、老风琴、改制的旧台灯……旧物的收集再利用,一方面让世界少产生新垃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生活媒介的“趣味与日常性”。


猪栏酒吧乡村客栈(老油厂店)内部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猪栏” 一词,顾名思义是当地居民称“养猪地方”的词语,主人借用此词寓意一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随着这些空间的出现,碧山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从城市来到乡村,长期扎根在这里,挖掘着碧山越来越多的“有趣”。


这些都是碧山村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空间改造,但光有空间改造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物理空间,需要承载一定的内容,因此,乡村建设还需要有内容的生产——“文化生产”(文化生产一般是由各个领域的人士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的创造,他们的作品或者研究成果,通过展览和出版来呈现。)


而碧山,恰好就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



乡村的保护与传承

碧山的“文化生产”与“产品生产”


黟县作为古徽州六邑之一,是典型的“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庭院”地区,自古“岁收不给三月”。在从前,哪怕是丰年,粮食还得依仗江西等地运进。因此,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农村的第二产业收入对于黟县人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与其他江南地区相似,黟县的民间手工艺比较发达,“卖田,卖地,不卖手艺”这句古老的黟县谚语,就说明了手工艺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除了最具特色的古建筑营造技艺、精湛的徽州三雕,其他的如手工编扎、手工纺织、农具制作等等也都各具特色,远近闻名。


碧山工销社展示售卖的“竹编鸟”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我们在碧山工销社的橱窗里,看到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竹编鸟”,这些竹编产品都是由本地手工艺人手工制成,展示着碧山村民古老而精湛的手艺。


碧山地区的竹编工艺属于竹细作,是有历史的,但因未受足够的重视,式微在所难免。目前当地只有零星散落的年迈匠人,他们的技艺成熟,但生产设备及条件相对落后,又都是个人作业的状态,不能量产就难以谈及产业化。这些匠人闲暇时会做一些农具,还会承接一些个人客户定制,无固定和长期的工作内容。


竹编工艺 / 图源“碧山工销社”


在工销社的橱窗里,除了竹编鸟,还有一些产品如竹编戒指、竹编手镯也是由本地手艺人制成,这些小玩意儿受到了来往游客的喜欢,很多人看到橱窗里的它们,都会勾勾手指带回去,当作精美的摆件放在家里。


碧山工销社展柜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碧山村民勤劳朴实而充满智慧,除了“竹编”这门手工艺,他们还掌握着其他的手艺。比如传统剃头手艺,早年的乡间剃头匠需要有这十二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染,一项都不能少。如今主要简化为剃头、刮脸、挑眼、取耳、剪鼻毛、按摩这六道工序,在村里,就有专门的理发店仍在营业。


此外,弹棉花、纳鞋底、糊灯笼、手工采茶、锻造刀剪、灵屋花圈、打食桃、做烧饼、杀猪、晒笋干、制火腿等等,都是碧山的传统手工艺,都面临失传的危机,急需对其进行保护设计与传承。


而这些手工艺都被记录在左靖主编的《黟县百工》这部书里,这里记录了九十项黟县的民间手工艺,即鲜活的“工”的世界。这本书在碧山工销社二楼的每间客房床头,都能被阅览,让外来的人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这里的文化故事。


比起这些手工物件承载的乡土乐趣,无论是游客还是村民,人们似乎对于另外一种技艺表现出更直观的兴趣,那就是黄梅戏。


碧山工销社戏台上的黄梅戏表演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黄梅戏发源于安徽安庆,是有名的安徽地方戏之一,因其唱腔淳朴流畅,剧情贴近生活,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和好评。


虽然在流行歌曲和西方音乐的冲击下,传统戏剧已经越来越不受年轻人待见,但是对于碧山的老年人群体来说,黄梅戏可以说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之中,最为重头的一个业余活动了


四季皆可,尤在春节前后及其他农闲时刻,碧山村村民便自发组织成立黄梅戏表演团,多为60岁以上老人,农闲时便聚在一起排练,十里八乡有活动时便受邀前往演出。


当地黄梅戏表演团正在进行准备工作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幸运的是,在碧山工销社的后院戏台上,我们亲眼目睹一场精彩的黄梅戏表演。延绵的青山围绕着这座院子,白云压得很低,似乎随时都要掉进院子的水缸里。在院子正中央的戏台上,八位村民为我们献上了几段精彩的表演。


碧山工销社戏台上的黄梅戏表演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悠扬的二胡声,以及“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还有不少本地村民端着饭菜或蹲或站,倚在门边听了起来。这个戏台,如它被建造的初衷,不出意料地成为了碧山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场所,点缀着碧山的乡土生活


听黄梅戏的孩童 / 摄影:Mao©一筑一事

本地村民远远听起了黄梅戏 / 摄影:言四©一筑一事


以这些传统技艺为背景,这里的乡村建设者策划了一系列出版和展览活动,这种“文化生产”极富意义,向国内外展示着碧山厚重的文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感受。


除了“文化生产”,乡村建设还有一个环节叫做“产品生产”。(即利用当地物质和文化资源设计生产出可供销售的产品,比如农产品、土特产品等。)产品生产作为空间生产、文化生产的延续,具有一定商业性,如果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反哺到前面的文化工作,使得整个乡建工作可以持续


在碧山工销社的柜台上,整齐摆放着各种“精酿”。碧山精酿是酿酒师牧儿酿制的啤酒,算得上是中国第一款“乡村精酿”。其中有两款由左靖命名为“天光”和“落昏”,这两款酒一出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碧山精酿 / 摄影:言四©一筑一事


碧山精酿不仅名称跟当地相关,酿制过程中也加入了一些当地的物产。其中一款酒以“黟”字拆开命名,叫做“黑多”,里面加入了芝麻。“工销社塞松”加入了碧山村附近的农场用自然农法种植的大米,还有一款与日本D&DEPARTMENT品牌合作的开业纪念版啤酒“d”,则加入了桂花——徽州人家几乎家家院子里都种有桂花树……


这些产品的原料取自碧山,灵感也来自碧山,从外到内,从口感到内涵,皆是对碧山的一种“保留”,渗透着乡建者对碧山的情怀


碧山村景 / 摄影:言四©一筑一事


就如同左靖曾经希望的,碧山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场活动,每一次生产,都能从碧山本身出发,为徽州增添一点启示,对传统乡村文化生活进行一点恢复。


就好像他在书院墙上挂的一幅字“去国还乡”——当中国城市化建设进入瓶颈期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回过头去看一看乡村?


碧山村景 / 摄影:Simon©一筑一事


在这片广阔的田地里,我们将看到“中国乡村的问题”和“中国乡村的美”,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来解决问题并留住美呢?


对乡村的关注,从碧山开始,再回到碧山,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


之于每个看客,或许只是一场如火如荼的“乡村建设”的见证,而之于碧山本身来说,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自我留存与伟大振兴。




主编:牧之、鹤鹤 

编辑:言四

撰稿:言四

摄影:详见图注

校对:涩々

设计:思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